时间过得真快,快得有些猝不及防,真是应了憨山大师那句“春日才看杨柳绿,秋风又见菊花黄。”不禁令人感慨万千…… 想起一个故事:舍利弗有一个弟子叫比库,是个金匠的儿子,出家加入了僧伽。舍利弗指导他如何观身...
【佛教故事】土地公公轻易点破打坐产生不净心念的禅师
话说有一位禅师是寺院的住持。一天晚上他打坐许久,忽生一念:苹果园里的果实快成熟了吧,这可是护持寺院的居士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啊,明天得去看一看。 第二天,禅师便来到苹果园。他见看护果园的居士们把护园的...
【佛教故事】高贵的钟声
钟,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。掩映在山林树丛中的寺院,一大早就会响起先急后缓的钟声,警醒大众,长夜已过,不要再放纵自己睡懒觉;傍晚的钟声则先缓后急,提醒大众觉氏衢,疏昏昧。寺僧们的一天作息,是始于锺声,...
【佛教故事】读“悬崖舔蜜”故事有感
释迦世尊住世时,说了八万四千法门,后人整理了很多的典故,其中有一个旅人舔蜜的故事,因其寓意深刻发人深省,至今仍广为流传。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:无尽的荒野之中一个旅人正在赶路,在昏暗的路上旅人发现了一堆白...
【佛教故事】阿育王暴虐好战,为何会皈依佛门,兴建八万四千塔?
阿育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,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在位,在古印度帝王中的影响力无与伦比。 在统治初期,阿育王非常残酷,做了许多荒谬的行径。但是,好战的一代帝王最后却皈依了佛教,...
【佛教故事】为什么说农历七月十五不是鬼节,而是佛喜日、吉祥日?
古老相传,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亦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。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一祭祀先人的节日居然演变成了今时今日的“鬼节”! 对于这一个特殊的“节”,每个地区的祭祀方式也大不相同。我的...
【佛教故事】悬崖舔蜜”的公案故事说明了什么?
释迦世尊住世时,说了八万四千法门,后人整理了很多的典故,其中有一个旅人舔蜜的故事,因其寓意深刻发人深省,至今仍广为流传。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:无尽的荒野之中一个旅人正在赶路,在昏暗的路上旅...
【佛教故事】大器晚成的元代名医朱丹溪,千折百转拜师
元代有位著名的医学家,姓朱,名震亨,字彦修,出生在婺州义乌,也就是现今的浙江义乌市。因为他的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“丹溪”,后世尊称他为“丹溪翁”或“丹溪先生”。 朱丹溪医术高明,是滋阴派的创始人,著有...
【佛教视频故事】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故事,目犍连救母
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。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大目犍连始得六通,欲度父母,报乳哺之恩。即以道眼观视世间,见其亡母生饿鬼中,不见饮...
【佛教故事】兄弟修道
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,无奈父母年迈,弟妹年幼,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弱子,所以一直未能成行。 某日,一高僧路过,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,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。高僧双手合十,微闭双目,喃喃自...
11

